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查看: 103|回复: 0

[高中一年级] 广东省佛山市2012-201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高一试卷

[复制链接]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发表于 2012-11-13 21:04:5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×
[color=]2012-2013学年高一第一次段考语文试题
注意事项:本卷满分150分,答题时间150分钟。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,非选择题答案用黑色水笔填写在答卷纸上,不能使用涂改液。
一、选择题(50分,每题2 分,共25题)
1.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字音正确的一组是(    )
A.裸(luó)露     翱(áo)翔       菽(shū)粟      濡(rú)养
B.混淆(xiāo)    攻讦(jié)      雾霭(ái)       祈祷(dǎo)
C.回溯(sù)      粗糙(cāo)      包扎(zhā)      寰(huán)宇
D.摔碎(suì)     琴弦(xián)     罹(lí)难       一沓(dá)
2.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中注音不正确的一组是(    )
A.逡巡(qūn xún)   沙砾(lè)     干瘪(biě)
B.横(héng)行     呜咽(yè)      贝壳(ké)
C.筹备(chóu)     尘嚣(xiāo)    恬(tián)静
D.呓(yì)语       懵(měng)懂    丑陋(lòu)
3.下面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   (    )
A. 朕(zhèn)        险隘(yì)            惮(dàn)殃
B. 败绩(jí)        菌(jūn)桂         朝搴(jiǎn)
C. 荃(quán)        窘(jiǒng)步       踵(zhǒng)武
D. 皇舆(yú)        申椒(shū)         桀(jié)纣
4.下列各项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(     )
A.洗练     郎籍      附丽      恍然大悟
B.缴械     锁屑      敷衍      席不暇暖
C.发酵     破绽      揪心      生死攸关
D.堕落     退隐      园滑      掉以轻心
5.下列词语中,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(    )  
A.迷惘   百无聊赖   翱游    入不敷出     
B.干瘪   汗流夹背   炫耀    鬼迷心窍  
C.藐视   絮絮叨叨   急躁    废寝忘食  
D.菲薄   痴心妄想   沉缅    惊惶失措  
6.下列各组词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(    )
A.枷锁    逡巡    呜咽    寝食难安
B.樯橹    喷泉    诠释    浑浑噩噩
C.攥住    钥匙    懵懂    面目全非
D.尴尬    呓语    拔涉    玉树临风
7、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(    )
A.近两年,国产电影在低谷的泥沼中愈陷愈深,然而,令人不解,也让人啼笑皆非的是,电影节却愈办愈多,愈办愈大。
B.他万万没料到自己能遇到李继这样善良宽厚而又博学多才的恩师,幸得他慷慨解囊,相濡以沫,自己的学业才得以完成。
C.青岛队主教练汤乐普根据这种情况,决定让这员“新丁”吃小灶,先单练一周,然后再随队训练。
D.这老爷子对今天的一切都看不顺眼,成天慨叹着人心不古,世风日下。
8.下列各句中,没有语病的一句是(    )  
A.2008年8月,由济南军区选派的100多名士兵赴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,他们的出色表现受到了联合国官员的高度赞扬,给予了颇高评价。
B.福娃是第29届北京奥运会吉祥物,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,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、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。
C.通过“神舟五号”载人飞船飞行的连续成功,进一步证明我国在技术上已具备培养航天员的能力,这样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培养航天员的国家。
D.最近,《时代》刊登了封面文章《中国60岁生日:繁荣之路》,文章阐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在经济、政治及国际角色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。
9.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,错误的一项是(    )   
A、《诗经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。
B、《诗经》以四言为主,普遍采用赋、比、兴的表现手法。
C、《诗经》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,共305篇,古时也称为“诗三百”。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。
D、《诗经》中的诗歌分为“风”、“雅”、“颂”三个部分。“风”又叫“国风”,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民间歌谣;“雅”分为大雅、小雅,大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礼时的乐歌:“颂”分为周颂、鲁颂、商颂,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。
理解《静女》,完成(10)~(13)题。
10.对这首诗词句的理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(   )
A.题目“静女”,是指文静美丽的姑娘。
B.“爱而不见”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,逗小伙子着急。
C.“说怿女美”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你更美。
D“自牧归荑,洵美且异”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美得出奇。
11.对这首诗的赏析,不恰当的一项是(    )
A.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,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。
B.“爱而不见,搔首踟蹰”这个细节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小伙子当时那种焦灼不安的情态。
C.这首诗以第一人称“我”的口吻,描写女青年见到恋人前后不同的心情。
D.“说怿女美”、“匪女之为美”这两句借物抒情,意涉双关,表面上男青年是在赞美姑娘馈赠给他的信物,实则表达了他对姑娘挚爱之情。
12.对这首诗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(  )
A.《静女》运用“直陈其事”的手法,采用三章连唱的形式来叙写故事,感情回环往复,内容富于变化。
B.第一章“静女”尚未露面,但从她“爱而不见”的表现,可以推测出她矜持稳重的性格。
C.第二、第三章是说小伙子的心上人到了,赠送给他一支色泽鲜艳的管子,一根细嫩的茅草,小伙子欢悦欣喜。
D.小伙子对受赠的普通荑草由衷地大赞“洵美且异”,这既是“爱屋及乌”式的内心独白,又与第一章相呼应。
13.选出对“彤管有炜,说怿女美”二句理解正确的一项(  )
A.红色的彤笛有色彩,漂亮的乐器让我喜爱。
B.彤笛鲜艳又光亮,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。
C.彤笛鲜艳又光亮,美丽的姑娘更让我喜爱。
D.彤笛鲜艳又光亮,静女叮嘱我要喜爱它。
理解《氓》,完成(14)~(17)题。
14.《诗经》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有“赋”、“比”、“兴”,下列诗句的表现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(  )
  A.桑之落矣,其黄而陨       B.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
  C.淇则有岸,隰则有泮        D.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
15.下列诗句解释,有错误的一项是(  )  
A.将子无怒,秋以为期:请你不要生气,把秋天订为婚期吧。
B.乘彼垝垣,以望复关:登上那倒塌的围墙,遥望那复关(来的人)。
C.士也罔极,二三其德: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,他的感情一变再变。
D.信誓旦旦,不思其反:誓言如在早晨,没想到你会变心。
16.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(  )
A.无与士耽(沉溺、迷恋) 女也不爽(差错) 躬自悼矣(低头)
B.总角之宴(欢乐)  言笑晏晏(欢乐和悦的样子) 来即我谋(立即)
C.乘彼垝垣(墙)  泣涕涟涟(泪)  言既遂矣(实现)
D.夙兴夜寐(在早晨) 以我贿迁(车)  载笑载言(又,且)
17、 对文中有关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(  )  
A.“及尔偕老”与现在常讲的“白头偕老”意思相同。
B.“夙兴夜寐”即早起晚睡,和现在的成语含义相同。
C.“载笑载言”中“载”字的含义和成语“载歌载舞”中“载”字的意思不同。
D.“信誓旦旦”即真诚恳切地发誓,和现在的成语含义相同。
理解《离骚》,完成(18)~(22)题。
18.下列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      (    )
A.謇謇:忠贞的样子      苗裔:后代       孟陬:正月     揆:揣度
B.踵武:脚后跟          肇:开始         扈:披           弃秽:指弊政
C.纫:连结              骐骥:骏马        名余曰:名字      荃:香草名
D.汩:水急流貌          惮:害怕         中情:内心       宿莽:经冬不凋的草
19.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  (      )
A.皇揽揆余初度兮,肇锡余以嘉名(度过)
B.岂余身之惮殃兮,恐皇舆之败绩(害怕)
C.初既与余成言兮,后悔遁而有他(约定)
D.余既不难夫离别兮,伤灵修之数化(屡次)
20.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    (   )
A.帝高阳之苗裔兮,朕皇考曰伯庸:
我是古帝高阳的后代啊,我已故的父亲名叫伯庸。
B.摄提贞于孟陬兮,惟庚寅吾以降:
正当寅年的正月里啊,庚寅日那天我降生。
C. 何桀纣之猖披兮,夫唯捷径以窘步。
桀纣是多么猖狂放肆啊,只走邪路以致寸步难行。
D. 指九天以为正兮,夫唯灵修之故也。
我敢指天发誓啊,一切只是为了人民的缘故。
21.下列句子的语序调整或省略成分的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()
A.又重之以修能:又以修能重之
B.纫秋兰以为佩:纫秋兰以(之)为佩
C.恐年岁之不吾与:恐年岁之不与吾
D.来吾道夫先路:吾来道夫先路
22.下面对课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   (   )
A.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象征手法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,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。
B.运用大量香花、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的表现政治、思想意识方面比较抽象的概念,不仅使作品含蓄,长于韵味,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。
C.全诗以四句为一节,每节中又由两个用“兮”字连接的上下句组成,使全诗具有循环往复之美。
D.《离骚》语言优美,构思奇特,辞采绚丽,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。
理解《孔雀东南飞》,完成(23)~(25)题。
23. 下列加点的词语不是偏义复词的一项是(    )  
A. 逼迫兼弟兄       B. 汝岂得自由        C. 我有亲父母        D. 便可白公姥
24.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,古今相同的一项是(    )  
A. 槌床便大怒    B. 自可断来信   C. 多谢后世人     D. 泪落便如泻
25.下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(    )
A.“上堂拜阿母,阿母怒不止”,一“拜”一“怒”,表现刘兰芝礼节周到和焦母的蛮横无理。
B. 写刘兰芝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,这里用了“赋”的手法,渲染出兰芝光彩照人的形象和刚强自尊的性格。
C. 全诗对刘兰芝的反抗精神给予了热情的赞扬,表现了对主人公抗争命运胜利的无比喜悦。
D. 全诗紧紧围绕刘兰芝被“休遣”和被“逼婚”来展开情节,材料安排详略得当。
二、填空题。(共20分,每空1分)
1.按理解填空
     毛泽东在《沁园春 雪》中有“唐宗宋祖,稍逊风骚”的句子。“风”本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《      》,它开创了我国       主义诗歌的先河;“骚”本指以       的《离骚》为代表的       ,它开创了我国        诗歌的先河。现在一般以“风骚”泛指       。
2.按要求默写课后规定背诵部分的诗句。
A.《离骚》描写诗人佩戴香草的句子:            ,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B.《离骚》描写诗人早晚采摘各种香草的句子: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,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
C.《氓》女主人公回忆少年时与“氓”欢乐相悦的句子:            ,            
3. 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。
(1)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。爱而不见,搔首踟蹰。(《静女》)
(2)不见复关,_____________。既见复关,______________。(《氓》)
(3)三岁为妇,靡室劳矣。________________,_________________。(《氓》)
(4)_________________,春与秋其代序。惟草木之零落兮,______________。 (《离骚》)
三、阅读文段,完成文后题目。(20分)
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,回答问题。(8分)
墨  梅
王冕
我家洗砚池头树,朵朵花开淡墨痕。
不要人夸颜色好,只留清气满乾坤。
1.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怎样的特点?(4分)
2.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?抒发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?(4分)
阅读下面文段,回答问题。(12分)
(1)“凤凰呜矣,于彼高岗;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
(2)我应该是个八尺男儿,即使不能金戈铁马,醉卧沙场,也应该玉树临风,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。真可惜,我只是个他人口中“无用”的女孩,既不美丽,也不灵巧。
(3)几年前,我偶然在字典上翻到这样的词条:“海桐,常青灌木植物,植株矮小,开白色小花。”我释然,我对自己说:原来对于我,再也没有比“海桐”更贴切的诠释了,我只是一丛普通的灌木,在一生的等待中开出白色的小花,然后宣告我的无罪。“可只是这样吗?”有人笑我:“只是甘心做一棵海桐?你愿意以这词条作为你寻觅多年的辩词,来解除你难以照他人期望成为‘梧桐’的挫败?是吗?一旦认定自己是棵海桐,是不是就会解开自降生时就套上的枷锁?是不是就会放弃多年来希翼成为‘梧桐’的奋斗?是不是就会失去再长高的愿望?”
(4)我是个拙劣的小偷,没有辩护律师。在我好不容易找到辩词后,才发现法官早死了,听众也走光了,只有我一个人,一个人站在记忆的法庭上,任难以成为“梧桐”的无奈与不甘心做“海桐”的抗争在心底拔河,注定我永久地挣扎与反抗。
3.第三段中加点的“梧桐”与“海桐”,各比喻什么?(4分)
4.第三段中一连出现六个疑问句,这六个疑问句有何作用?他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?(4分)
5.文中说“难以成为‘梧桐’的无奈与不甘心做‘海桐’的抗争在心底拔河,注定我永久地挣扎与反抗”。这种思想对作者的成长有什么重要意义?(4分)
四、作文(共60分)
以“我心中的      ”为题,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记叙性文章(将横线内容补充完整)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[color=]2012-2013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答案

一、选择题(50分,每题2 分,共25题)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

二、填空题。(20分,每空1分)
1.按理解填空
诗经  现实  屈原  楚辞  浪漫主义  文采才华(或文学才华、文学)
2.按要求默写课后规定背诵部分的诗句。
A.扈江离与辟芷兮  纫秋兰以为佩
B.朝搴阰之木兰兮  夕揽洲之宿莽  
C.总角之宴,言笑晏晏。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3. 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。
(1)静女其姝,俟我于城隅。(2)泣涕涟涟,载笑载言。
(3)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。(4)日月忽其不淹兮,恐美人之迟暮。
三、阅读文段,完成文后题目。(20分)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登录/注册后可看大图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网站地图|页面地图|文字地图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找资源 |网站地图

GMT+8, 2024-6-1 14:55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4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